2011北京昌平區(qū)高考二模文綜地理試題答案.doc
約6頁DOC格式手機打開展開
2011北京昌平區(qū)高考二模文綜地理試題答案,昌平區(qū)2010-2011學年第二學期高三年級第二次統(tǒng)一練習文科綜合能力測試(地理)2011.4當地時間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在日本本州東海岸附近海域發(fā)生9.0級地震,引發(fā)海嘯。結合圖1和圖2,回答1~3題。圖1 圖21.此次地震a.發(fā)生于北京時間3月11日14時46分b.震中位于地中?!柴R拉雅地震帶c. ...
內容介紹
此文檔由會員 huazia384 發(fā)布
昌平區(qū)2010-2011學年第二學期高三年級第二次統(tǒng)一練習
文科綜合能力測試(地理) 2011.4
當地時間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在日本本州東海岸附近海域發(fā)生9.0級地震,引發(fā)海嘯。結合圖1和圖2,回答1~3題。
圖1 圖2
1. 此次地震
A.發(fā)生于北京時間3月11日14時46分
B.震中位于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
C. 通過遙感技術(RS)進行了準確的預報
D. 引發(fā)了海嘯,體現自然災害具有連鎖發(fā)生的特點
2. 根據圖中信息判斷
A.圖2中圖例所示的①<②<③ B.日本海沿岸冬季降水量比夏季多
C.E地最高月均溫出現在7月份 D.首都東京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
3. E、F兩地降水季節(jié)分配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冬季E地位于西北季風的迎風坡,而F地位于背風坡
B.冬季F地位于東南季風的迎風坡,而E地位于背風坡
C.夏季E地位于東南季風的迎風坡,而F地位于背風坡
D.夏季F地位于西北季風的迎風坡,而E地位于背風坡
圖3為“我國部分地區(qū)地殼等厚度線分布圖”。讀圖,回答第4、5題。
圖3
4.地殼的主要特征是
A.厚度均一 B.與巖石圈范圍一致
C.由巖石組成 D.組成物質處于熔融狀態(tài)
5.圖示區(qū)域中
A. 地殼越厚的地方地勢就越高
B. 44千米等厚度線為南北走向
C. 地殼厚度大致由西向東遞增
D. 單位距離的地殼厚度差西部大于東部
文科綜合能力測試(地理) 2011.4
當地時間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在日本本州東海岸附近海域發(fā)生9.0級地震,引發(fā)海嘯。結合圖1和圖2,回答1~3題。
圖1 圖2
1. 此次地震
A.發(fā)生于北京時間3月11日14時46分
B.震中位于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
C. 通過遙感技術(RS)進行了準確的預報
D. 引發(fā)了海嘯,體現自然災害具有連鎖發(fā)生的特點
2. 根據圖中信息判斷
A.圖2中圖例所示的①<②<③ B.日本海沿岸冬季降水量比夏季多
C.E地最高月均溫出現在7月份 D.首都東京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
3. E、F兩地降水季節(jié)分配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冬季E地位于西北季風的迎風坡,而F地位于背風坡
B.冬季F地位于東南季風的迎風坡,而E地位于背風坡
C.夏季E地位于東南季風的迎風坡,而F地位于背風坡
D.夏季F地位于西北季風的迎風坡,而E地位于背風坡
圖3為“我國部分地區(qū)地殼等厚度線分布圖”。讀圖,回答第4、5題。
圖3
4.地殼的主要特征是
A.厚度均一 B.與巖石圈范圍一致
C.由巖石組成 D.組成物質處于熔融狀態(tài)
5.圖示區(qū)域中
A. 地殼越厚的地方地勢就越高
B. 44千米等厚度線為南北走向
C. 地殼厚度大致由西向東遞增
D. 單位距離的地殼厚度差西部大于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