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畢業(yè)設計論文cad圖紙:數(shù)控銑削加工配合件的設計.zip
機械畢業(yè)設計論文cad圖紙:數(shù)控銑削加工配合件的設計,畢業(yè)設計 數(shù)控銑削加工配合件的設計論文說明書共28頁,字數(shù)總計:8748資料簡介:畢業(yè)設計說明書.doca2-配合件1.dwga2-配合件2.dwg演示文稿-1.ppt畢業(yè)設計工藝過程卡片1.doc畢業(yè)設計件1工序卡片修改1部分.doc畢業(yè)設計件2工序卡片合成.doc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卡片2.doc序言.doc目錄.do...
該文檔為壓縮文件,包含的文件列表如下:
內(nèi)容介紹
原文檔由會員 優(yōu)秀排骨 發(fā)布
畢業(yè)設計 數(shù)控銑削加工配合件的設計
論文說明書共28頁,字數(shù)總計:8748
資料簡介:
畢業(yè)設計說明書.doc
A2-配合件1.dwg
A2-配合件2.dwg
演示文稿-1.ppt
畢業(yè)設計工藝過程卡片1.doc
畢業(yè)設計件1工序卡片修改1部分.doc
畢業(yè)設計件2工序卡片合成.doc
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卡片2.doc
序言.doc
目錄.doc
目 錄
0 序言……………………………………………………………………1
1 繪制零件圖……………………………………………………………2
2 零件的工藝分析………………………………………………………2
3 確定毛坯的類型………………………………………………………2
4 基準面的選擇…………………………………………………………3
5 制定工藝路線…………………………………………………………3
5.1 配合件1的工藝路線方案及分析………………………………4
5.2 配合件2的工藝路線方案及分析………………………………5
6 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確定………………………6
6.1 配合件1加工余量、工序尺寸的確定…………………………6
6.2 配合件2加工余量、工序尺寸的確定…………………………9
7 確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時……………………………………………11
7.1 配合件1的切削用量以及基本工時……………………………11
7.2 配合件2的切削用量以及基本工時……………………………18
8 填寫加工工藝過程卡片及工序卡片…………………………………19
9 零件的實體造型………………………………………………………19
10 后置處理………………………………………………………………22
11 結(jié)束語…………………………………………………………………27
12 參考文獻………………………………………………………………28
0序 言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專業(yè)畢業(yè)設計是我們完成本專業(yè)所有課程后進行的,是將實踐和理論彼此結(jié)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一次綜合運用所學過的基本課程、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去解決專業(yè)設計中的實際問題而進行的綜合練習,是對我們所掌握的知識水平的一次綜合檢驗。
我在完成畢業(yè)設計的同時,也鍛煉了我正確使用技術(shù)資料,國家標準,有關(guān)手冊,圖冊等工具書,進行設計計算,數(shù)據(jù)處理,編寫技術(shù)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也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使自己得到各方面的訓練,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由于本人能力有限,設計中有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各位老師給于指正。
1 繪制零件圖
根據(jù)指導老師給定的設計任務,利用AuToCAD繪圖軟件對零件進行繪制,繪制結(jié)果見附圖1,通過繪圖檢查零件圖上的技術(shù)要求等相關(guān)內(nèi)容,確認該零件視圖表達清除,尺寸標注齊全,工藝結(jié)構(gòu)合理,能夠進行數(shù)控加工。
2 配合零件的工藝分析
由零件圖可知,該配合件由兩個零件構(gòu)成,分別為配合件1,配合件2,且兩者相互配合的部分是由多條曲線圍成的凸臺和型腔彼此配合,現(xiàn)將這兩配和件的工藝分析如下:
配合件1. 由零件圖可以看出,該零件主要由平面、凸臺、外輪廓、凹槽、孔隙、曲面組成。其外形尺寸200mm×150mm×35mm(長×寬×高),四周側(cè)面相鄰表面彼此的垂直度要求0.02mm,表面粗糙度要求較高Ra1.6μm,底面和上表面的粗糙度要求較高分別為Ra1.6μm、Ra3.2μm。孔系主要由Φ40 mm,Φ24 mm及兩個Φ12 mm孔組成,其中和Φ40 mm,Φ24 mm孔的中心距要求55±0.02 mm,兩個Φ12 mm孔的中心距在水平方向要求177±0.02,垂直方向124±0.02mm,且各孔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均為Ra1.6μm.另外兩處面的加工,表明粗糙度要求Ra3.2μm.根據(jù)上述分析,平面、凸臺輪廓、凹槽、四周側(cè)面、曲面,各孔,應分粗、精加工兩個階段進行,以保證表面粗糙度要求,同時以底面和Φ40 ,Φ24 兩孔定位,保證垂直度要求。
配合件2 .由零件圖可以看出該配合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有上、下表面,四周側(cè)面,及由多條曲線圍成的型腔,以及兩Φ12 兩孔,其外形尺寸為200mm×150mm×20mm(長×寬×高),相鄰兩側(cè)面的垂直度要求0.02 mm,其表面粗糙度以及底面表面粗糙度要求為Ra1.6μm,兩Φ12H7( )mm孔的中心距尺寸精度在水平方向為177±0.02mm,在垂直方向上124±0.02mm,且兩孔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均為Ra1.6μm;由曲面組成的型腔的加工最為重要,因為型腔與配合件1的凸臺相配合,應保證型腔的尺寸要求,其表面粗糙度要求Ra3.2μm,加工分粗、精兩個階段,并且選用合適刀具防止因干涉引起輪廓變形。
3.確定毛坯的類型
配合件的材料均采用HT200,考慮到灰鑄鐵中碳主要以石墨形式存在,具有較好的切削加工性能,良好的鑄造性能和潤滑作用且耐磨性較高。配合件僅作為參照模型,生產(chǎn)類型為小批量生產(chǎn),因此毛坯用型材,配合件1的毛坯尺寸206 mm×156 mm×41 mm(長×寬×高),件2的毛坯尺寸206 mm×156 mm×26 mm(長×寬×高)。
4.基面的選擇
基面選擇是工藝規(guī)程設計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選擇的正確與合理,可以使加工質(zhì)量得到保證,生產(chǎn)率得以提高,否則,可能使加工工藝過程中出現(xiàn)多種問題,造成零件報費。
依據(jù)粗基準選擇原則以(比較重要的表面為粗基準)配合件1的粗基準為上表面,按照基面先行,先面后孔,先粗后精的原則,上下表面粗精銑各一次,然后加工Φ12 兩定位孔,以底面和兩孔定位加工四周輪廓,外形輪廓,曲面凸臺輪廓,Φ12 mm孔為設計基準,同時也作為定位基準(基準重合原則),加工出曲面及凹槽。
配合件2的粗基準同樣是上表面,上、下表面粗精銑各一次,然后加工兩Φ12 mm孔,以“一面兩孔”定位。粗、精銑四周輪廓各一次。再以底面為精基準,夾緊四周,加工型腔。
5.制定工藝路線
5.1 配合件1的工藝路線及分析
(1)工藝方案1
工序Ⅰ. 粗銑、精銑底面。
工序Ⅱ. 粗銑、精銑上表面。
工序Ⅲ. 粗銑、半精銑高10 mm臺階面。
工序Ⅳ. 鉆—擴—粗鉸—精鉸Φ40 mm,Φ24 mm兩孔。
工序Ⅴ. 粗銑、半精銑Φ12 mm上表面及臺階輪廓。
工序Ⅵ. 鉆—擴—粗鉸—精鉸Φ12 mm孔。
工序Ⅶ. 粗銑、精銑四周側(cè)面。
工..
論文說明書共28頁,字數(shù)總計:8748
資料簡介:
畢業(yè)設計說明書.doc
A2-配合件1.dwg
A2-配合件2.dwg
演示文稿-1.ppt
畢業(yè)設計工藝過程卡片1.doc
畢業(yè)設計件1工序卡片修改1部分.doc
畢業(yè)設計件2工序卡片合成.doc
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卡片2.doc
序言.doc
目錄.doc
目 錄
0 序言……………………………………………………………………1
1 繪制零件圖……………………………………………………………2
2 零件的工藝分析………………………………………………………2
3 確定毛坯的類型………………………………………………………2
4 基準面的選擇…………………………………………………………3
5 制定工藝路線…………………………………………………………3
5.1 配合件1的工藝路線方案及分析………………………………4
5.2 配合件2的工藝路線方案及分析………………………………5
6 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確定………………………6
6.1 配合件1加工余量、工序尺寸的確定…………………………6
6.2 配合件2加工余量、工序尺寸的確定…………………………9
7 確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時……………………………………………11
7.1 配合件1的切削用量以及基本工時……………………………11
7.2 配合件2的切削用量以及基本工時……………………………18
8 填寫加工工藝過程卡片及工序卡片…………………………………19
9 零件的實體造型………………………………………………………19
10 后置處理………………………………………………………………22
11 結(jié)束語…………………………………………………………………27
12 參考文獻………………………………………………………………28
0序 言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專業(yè)畢業(yè)設計是我們完成本專業(yè)所有課程后進行的,是將實踐和理論彼此結(jié)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一次綜合運用所學過的基本課程、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去解決專業(yè)設計中的實際問題而進行的綜合練習,是對我們所掌握的知識水平的一次綜合檢驗。
我在完成畢業(yè)設計的同時,也鍛煉了我正確使用技術(shù)資料,國家標準,有關(guān)手冊,圖冊等工具書,進行設計計算,數(shù)據(jù)處理,編寫技術(shù)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也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使自己得到各方面的訓練,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由于本人能力有限,設計中有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各位老師給于指正。
1 繪制零件圖
根據(jù)指導老師給定的設計任務,利用AuToCAD繪圖軟件對零件進行繪制,繪制結(jié)果見附圖1,通過繪圖檢查零件圖上的技術(shù)要求等相關(guān)內(nèi)容,確認該零件視圖表達清除,尺寸標注齊全,工藝結(jié)構(gòu)合理,能夠進行數(shù)控加工。
2 配合零件的工藝分析
由零件圖可知,該配合件由兩個零件構(gòu)成,分別為配合件1,配合件2,且兩者相互配合的部分是由多條曲線圍成的凸臺和型腔彼此配合,現(xiàn)將這兩配和件的工藝分析如下:
配合件1. 由零件圖可以看出,該零件主要由平面、凸臺、外輪廓、凹槽、孔隙、曲面組成。其外形尺寸200mm×150mm×35mm(長×寬×高),四周側(cè)面相鄰表面彼此的垂直度要求0.02mm,表面粗糙度要求較高Ra1.6μm,底面和上表面的粗糙度要求較高分別為Ra1.6μm、Ra3.2μm。孔系主要由Φ40 mm,Φ24 mm及兩個Φ12 mm孔組成,其中和Φ40 mm,Φ24 mm孔的中心距要求55±0.02 mm,兩個Φ12 mm孔的中心距在水平方向要求177±0.02,垂直方向124±0.02mm,且各孔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均為Ra1.6μm.另外兩處面的加工,表明粗糙度要求Ra3.2μm.根據(jù)上述分析,平面、凸臺輪廓、凹槽、四周側(cè)面、曲面,各孔,應分粗、精加工兩個階段進行,以保證表面粗糙度要求,同時以底面和Φ40 ,Φ24 兩孔定位,保證垂直度要求。
配合件2 .由零件圖可以看出該配合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有上、下表面,四周側(cè)面,及由多條曲線圍成的型腔,以及兩Φ12 兩孔,其外形尺寸為200mm×150mm×20mm(長×寬×高),相鄰兩側(cè)面的垂直度要求0.02 mm,其表面粗糙度以及底面表面粗糙度要求為Ra1.6μm,兩Φ12H7( )mm孔的中心距尺寸精度在水平方向為177±0.02mm,在垂直方向上124±0.02mm,且兩孔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均為Ra1.6μm;由曲面組成的型腔的加工最為重要,因為型腔與配合件1的凸臺相配合,應保證型腔的尺寸要求,其表面粗糙度要求Ra3.2μm,加工分粗、精兩個階段,并且選用合適刀具防止因干涉引起輪廓變形。
3.確定毛坯的類型
配合件的材料均采用HT200,考慮到灰鑄鐵中碳主要以石墨形式存在,具有較好的切削加工性能,良好的鑄造性能和潤滑作用且耐磨性較高。配合件僅作為參照模型,生產(chǎn)類型為小批量生產(chǎn),因此毛坯用型材,配合件1的毛坯尺寸206 mm×156 mm×41 mm(長×寬×高),件2的毛坯尺寸206 mm×156 mm×26 mm(長×寬×高)。
4.基面的選擇
基面選擇是工藝規(guī)程設計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選擇的正確與合理,可以使加工質(zhì)量得到保證,生產(chǎn)率得以提高,否則,可能使加工工藝過程中出現(xiàn)多種問題,造成零件報費。
依據(jù)粗基準選擇原則以(比較重要的表面為粗基準)配合件1的粗基準為上表面,按照基面先行,先面后孔,先粗后精的原則,上下表面粗精銑各一次,然后加工Φ12 兩定位孔,以底面和兩孔定位加工四周輪廓,外形輪廓,曲面凸臺輪廓,Φ12 mm孔為設計基準,同時也作為定位基準(基準重合原則),加工出曲面及凹槽。
配合件2的粗基準同樣是上表面,上、下表面粗精銑各一次,然后加工兩Φ12 mm孔,以“一面兩孔”定位。粗、精銑四周輪廓各一次。再以底面為精基準,夾緊四周,加工型腔。
5.制定工藝路線
5.1 配合件1的工藝路線及分析
(1)工藝方案1
工序Ⅰ. 粗銑、精銑底面。
工序Ⅱ. 粗銑、精銑上表面。
工序Ⅲ. 粗銑、半精銑高10 mm臺階面。
工序Ⅳ. 鉆—擴—粗鉸—精鉸Φ40 mm,Φ24 mm兩孔。
工序Ⅴ. 粗銑、半精銑Φ12 mm上表面及臺階輪廓。
工序Ⅵ. 鉆—擴—粗鉸—精鉸Φ12 mm孔。
工序Ⅶ. 粗銑、精銑四周側(cè)面。
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