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勞動爭議解決機制.doc
約14頁DOC格式手機打開展開
論勞動爭議解決機制,14頁 1萬余字中文摘要(中文摘要文字)本文的寫作目的是為了解決目前勞動爭議解決機制中存在的弊端,并在現代司法理念指導下,基于勞動爭議解決機制的一般理論,參考國外立法例,提出作者的近期解決方案和長遠改革目標,以提高勞動爭議解決機制的效率,維護勞動關系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勞動爭議解決機制存在的諸多問題,在...
![](http://img.queshao.com/images/pcgzh.gif)
![](http://preview.queshao.com/tobuy/18994.gif)
內容介紹
此文檔由會員 cnlula 發(fā)布
14頁 1萬余字
中 文 摘 要
(中文摘要文字)本文的寫作目的是為了解決目前勞動爭議解決機制中存在的弊端,并在現代司法理念指導下,基于勞動爭議解決機制的一般理論,參考國外立法例,提出作者的近期解決方案和長遠改革目標,以提高勞動爭議解決機制的效率,維護勞動關系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勞動爭議解決機制存在的諸多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我國的勞動爭議解決機制已迫切需要改革。然后分析了改革我國勞動爭議解決機制應當遵循的指導思想和價值取向,認為應當在“司法為民”總體思想指導下,以“司法公正與司法效率”為價值取向,以“本土化”為具體原則進行制度重構。最后,本文在勞動爭議解決機制一般理論基礎上,參考國外立法例,提出制度重構的方案。
關鍵字:勞動爭議 勞動仲裁 民事訴訟
目 錄
一、我國現行勞動爭議解決機制 ………………………………………………… 5
二、我國勞動爭議解決機制的不足 ……………………………………………… 4
三、我國勞動爭議解決機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和價值取向 …………………………7
四、對勞動爭議解決機制改革的建議 ……………………………………………10
六、參考論文 ………………………………………………………………………10
參考文獻:
⑴實踐中此種情況并非少見,可參閱2003年第6期《政府與法制》第15頁。楊樹鄂與西北航空發(fā)動機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件中資方的代理人即為工會主席。
⑵高艷《論我國勞動爭議處理體制的現狀與完善》,載《行政與法》2003年第4期,第58頁。
⑶李明祥著:《從挪威調解官制度看我國勞動爭議解決機制的改革》,發(fā)表于《法商研究》2002年第1期。
⑷王全興著:《勞動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485頁。
⑸王秋香、劉小鵬著:《我國勞動爭議先裁后審體制的改革意見》,發(fā)表于《社會科學家》,2003年1月(總第99期)。
⑹高霖、蘇海剛著:《對現行勞動爭議處理體制的探討》,發(fā)表于《中國勞動》,2000年8月刊。
⑺羅燕、陳葵著:《我國勞動爭議處理的制度創(chuàng)新問題》,發(fā)表于《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3期。
⑻黃松有著:《中國現代民事審判權論》,法律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40-41頁。
⑼(美)博登海默著,鄧正來譯:《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252頁。
⑽(日)谷口安平著,王亞新、劉榮軍譯:《程序的正義與訴訟》(增補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第9頁。
⑾鄭尚元著:《勞動爭議處理程序法的現代化》,中國方正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85頁。
⑿張文顯著:《法學基本范疇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第1版,
中 文 摘 要
(中文摘要文字)本文的寫作目的是為了解決目前勞動爭議解決機制中存在的弊端,并在現代司法理念指導下,基于勞動爭議解決機制的一般理論,參考國外立法例,提出作者的近期解決方案和長遠改革目標,以提高勞動爭議解決機制的效率,維護勞動關系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勞動爭議解決機制存在的諸多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我國的勞動爭議解決機制已迫切需要改革。然后分析了改革我國勞動爭議解決機制應當遵循的指導思想和價值取向,認為應當在“司法為民”總體思想指導下,以“司法公正與司法效率”為價值取向,以“本土化”為具體原則進行制度重構。最后,本文在勞動爭議解決機制一般理論基礎上,參考國外立法例,提出制度重構的方案。
關鍵字:勞動爭議 勞動仲裁 民事訴訟
目 錄
一、我國現行勞動爭議解決機制 ………………………………………………… 5
二、我國勞動爭議解決機制的不足 ……………………………………………… 4
三、我國勞動爭議解決機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和價值取向 …………………………7
四、對勞動爭議解決機制改革的建議 ……………………………………………10
六、參考論文 ………………………………………………………………………10
參考文獻:
⑴實踐中此種情況并非少見,可參閱2003年第6期《政府與法制》第15頁。楊樹鄂與西北航空發(fā)動機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件中資方的代理人即為工會主席。
⑵高艷《論我國勞動爭議處理體制的現狀與完善》,載《行政與法》2003年第4期,第58頁。
⑶李明祥著:《從挪威調解官制度看我國勞動爭議解決機制的改革》,發(fā)表于《法商研究》2002年第1期。
⑷王全興著:《勞動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485頁。
⑸王秋香、劉小鵬著:《我國勞動爭議先裁后審體制的改革意見》,發(fā)表于《社會科學家》,2003年1月(總第99期)。
⑹高霖、蘇海剛著:《對現行勞動爭議處理體制的探討》,發(fā)表于《中國勞動》,2000年8月刊。
⑺羅燕、陳葵著:《我國勞動爭議處理的制度創(chuàng)新問題》,發(fā)表于《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3期。
⑻黃松有著:《中國現代民事審判權論》,法律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40-41頁。
⑼(美)博登海默著,鄧正來譯:《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252頁。
⑽(日)谷口安平著,王亞新、劉榮軍譯:《程序的正義與訴訟》(增補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第9頁。
⑾鄭尚元著:《勞動爭議處理程序法的現代化》,中國方正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85頁。
⑿張文顯著:《法學基本范疇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