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學計算機教學中實踐教學模式改革.doc
約7頁DOC格式手機打開展開
淺談中學計算機教學中實踐教學模式改革,全文7頁3692字 敘述詳盡1 建立計算機實踐教學模式近幾年來,在素質(zhì)教育的大前提下,我國在計算機教育方面制訂了一系列的方針政策,中學計算機教育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蓬勃發(fā)展起來了。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知識水平和實踐動手能力...
內(nèi)容介紹
此文檔由會員 黃藥師 發(fā)布
淺談中學計算機教學中實踐教學模式改革
全文7頁3692字 敘述詳盡
1 建立計算機實踐教學模式
近幾年來,在素質(zhì)教育的大前提下,我國在計算機教育方面制訂了一系列的方針政策,中學計算機教育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蓬勃發(fā)展起來了。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知識水平和實踐動手能力,以提高未來建設者的科學文化素質(zhì)、能力和科技意識,是中學計算機教育的根本任務。
中學計算機教育是一項基礎文化教育和人才素質(zhì)教育,是一項知識性和技能性相結(jié)合的基礎性學科教育。然而,縱觀我國中學計算機教育,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中學計算機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或者學生高分低能現(xiàn)象仍然存在,學生缺乏動手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這是由于在學校計算機課時安排不可能太多的情況下,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而趕出來的結(jié)果。一些省已經(jīng)把計算機作為一門會考科目,這本來是重視計算機教育的表現(xiàn),同時也造成有些教師只能擠掉上機時間,減少上機課時,有的甚至拼命地出練習題,以期能在會考中取得好成績。這種教學是一種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是一種應試教學,并不是素質(zhì)教育,并沒有真正教會學生計算機的知識( 學生只是暫時地接受了一些術(shù)語或知識,易忘), 也沒有教會學生如何去操作計算機,如何去學習知識,這是違背開設計算機課的初衷的。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對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技能作了一些探索,發(fā)現(xiàn)在計算機教育中,利用計算機優(yōu)勢,進行實踐教學,對提高中學計算機課堂教學效果,對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是行之有效的。
2 建立實踐教學效益的探索
參考文獻:
1 《鄧小平文選》 第二卷,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
2 高 艷.《關于“教”與“學”的思考》,《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3.5
3 王 丹.《試論探究式教學的特點及教師的作用》,《學科教育》 2004.10
4 劉云生《“三個面向”與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中國教育學刊》 1998.
全文7頁3692字 敘述詳盡
1 建立計算機實踐教學模式
近幾年來,在素質(zhì)教育的大前提下,我國在計算機教育方面制訂了一系列的方針政策,中學計算機教育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蓬勃發(fā)展起來了。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知識水平和實踐動手能力,以提高未來建設者的科學文化素質(zhì)、能力和科技意識,是中學計算機教育的根本任務。
中學計算機教育是一項基礎文化教育和人才素質(zhì)教育,是一項知識性和技能性相結(jié)合的基礎性學科教育。然而,縱觀我國中學計算機教育,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中學計算機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或者學生高分低能現(xiàn)象仍然存在,學生缺乏動手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這是由于在學校計算機課時安排不可能太多的情況下,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而趕出來的結(jié)果。一些省已經(jīng)把計算機作為一門會考科目,這本來是重視計算機教育的表現(xiàn),同時也造成有些教師只能擠掉上機時間,減少上機課時,有的甚至拼命地出練習題,以期能在會考中取得好成績。這種教學是一種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是一種應試教學,并不是素質(zhì)教育,并沒有真正教會學生計算機的知識( 學生只是暫時地接受了一些術(shù)語或知識,易忘), 也沒有教會學生如何去操作計算機,如何去學習知識,這是違背開設計算機課的初衷的。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對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技能作了一些探索,發(fā)現(xiàn)在計算機教育中,利用計算機優(yōu)勢,進行實踐教學,對提高中學計算機課堂教學效果,對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是行之有效的。
2 建立實踐教學效益的探索
參考文獻:
1 《鄧小平文選》 第二卷,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
2 高 艷.《關于“教”與“學”的思考》,《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3.5
3 王 丹.《試論探究式教學的特點及教師的作用》,《學科教育》 2004.10
4 劉云生《“三個面向”與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中國教育學刊》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