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老子的禮學思想.doc
約17頁DOC格式手機打開展開
論老子的禮學思想,頁數(shù):17字數(shù):10130摘要:人們通常因《老子》第三十八章的內(nèi)容,將老子視作反禮的代表人物。但是,禮有形式與內(nèi)容(即禮之文與禮之質(zhì))兩個層次,從《老子》文本看,老子所反對的是禮的形式,而不是禮的內(nèi)容。他重視“質(zhì)真若渝” 的禮之質(zhì),拒斥生活中的種種裝飾、種種瘋狂。他對“因名而知止”的交往...
![](http://img.queshao.com/images/pcgzh.gif)
![](http://preview.queshao.com/tobuy/60789.gif)
內(nèi)容介紹
此文檔由會員 cnlula 發(fā)布
論老子的禮學思想
頁數(shù):17 字數(shù):10130
論老子的禮學思想
摘要:人們通常因《老子》第三十八章的內(nèi)容,將老子視作反禮的代表人物。但是,禮有形式與內(nèi)容(即禮之文與禮之質(zhì))兩個層次,從《老子》文本看,老子所反對的是禮的形式,而不是禮的內(nèi)容。他重視“質(zhì)真若渝” 的禮之質(zhì),拒斥生活中的種種裝飾、種種瘋狂。他對“因名而知止”的交往理性的強調(diào),對“慈、儉、不敢為天下先”的禮學精神的闡發(fā),都表明了他的思想與禮學之間有著深刻的一致性。
關鍵詞:老子;禮學;禮論;道家
人們通常因《老子》第三十八章的內(nèi)容,將老子視作反禮的代表而論述。但《禮記·曾子問》中的老聃深于禮數(shù),且言孔子問禮于老聃,由此引發(fā)了幾種不同的判斷?;蛞詾榭鬃铀鶈柖Y的老聃,非著《道德經(jīng)》的老聃,宋代葉適、清人汪中以及二十世紀的疑古派學者多持這種觀點?;蛘J為孔子所問禮的老聃與著《道德經(jīng)》者為同一人,“知禮乃其學識,薄禮是其宗旨?!盵1]詹劍峰、呂思勉、徐復觀等持此觀點。將個人的學識與學術主張區(qū)分開來,這確實一種洞見,且也是學術史中一種深有影響力的觀點。
本文在研讀《老子》文本的基礎上,認為禮有形式與內(nèi)容(即禮之文與禮之質(zhì))兩個層次,從《老子》文本看,老子所反對的是禮的形式,而不是禮的內(nèi)容,并試圖重新檢視老子所論及的禮學內(nèi)容。
一、“質(zhì)真若渝,大白若辱”的禮質(zhì)論
在《老子》八十一章中,直接談到禮的有兩章,即通行本三十一章及三十八章。在三十一章中,涉及到禮兩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禮中的方位,二是方位的象征意義?!熬泳觿t貴左,用兵則貴右?!薄凹律凶?,兇事尚右?!?br>方位問題在禮學中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孔子稱,“不學禮,無以立?!保ā墩撜Z·季氏》)“不知禮,無以立也。”(《論語·堯曰》)刑昺把禮解釋為立身之本,這是說不知禮的人,沒有辦法立身處世。其實立也是人在日常行事中所能占據(jù)的方位問題。《通典·兇禮二》引鄭玄語:“禮者在于所處”。所以,現(xiàn)代有學者稱,所處,就是指門內(nèi)門外之治,包括各種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亦在其中),包括各人在社會各種關系、各個場合中的地位,人之所以立,國之所以治,事關重大。[2]??
在老子看來,方位除了通常表示處所的意思之外,它還有更深層的象征意義。所謂“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蒞之,戰(zhàn)勝以喪禮處之?!保ā独献印返谌徽?,以下只注章序。)在這里,他主要講方位的象征意義,雖然講到了“以喪禮處之”,但并不是講喪禮的儀節(jié),而是藉喪禮表達對戰(zhàn)爭為人類帶來慘烈災難時流露內(nèi)心戒懼審慎的哀戚心情,
頁數(shù):17 字數(shù):10130
論老子的禮學思想
摘要:人們通常因《老子》第三十八章的內(nèi)容,將老子視作反禮的代表人物。但是,禮有形式與內(nèi)容(即禮之文與禮之質(zhì))兩個層次,從《老子》文本看,老子所反對的是禮的形式,而不是禮的內(nèi)容。他重視“質(zhì)真若渝” 的禮之質(zhì),拒斥生活中的種種裝飾、種種瘋狂。他對“因名而知止”的交往理性的強調(diào),對“慈、儉、不敢為天下先”的禮學精神的闡發(fā),都表明了他的思想與禮學之間有著深刻的一致性。
關鍵詞:老子;禮學;禮論;道家
人們通常因《老子》第三十八章的內(nèi)容,將老子視作反禮的代表而論述。但《禮記·曾子問》中的老聃深于禮數(shù),且言孔子問禮于老聃,由此引發(fā)了幾種不同的判斷?;蛞詾榭鬃铀鶈柖Y的老聃,非著《道德經(jīng)》的老聃,宋代葉適、清人汪中以及二十世紀的疑古派學者多持這種觀點?;蛘J為孔子所問禮的老聃與著《道德經(jīng)》者為同一人,“知禮乃其學識,薄禮是其宗旨?!盵1]詹劍峰、呂思勉、徐復觀等持此觀點。將個人的學識與學術主張區(qū)分開來,這確實一種洞見,且也是學術史中一種深有影響力的觀點。
本文在研讀《老子》文本的基礎上,認為禮有形式與內(nèi)容(即禮之文與禮之質(zhì))兩個層次,從《老子》文本看,老子所反對的是禮的形式,而不是禮的內(nèi)容,并試圖重新檢視老子所論及的禮學內(nèi)容。
一、“質(zhì)真若渝,大白若辱”的禮質(zhì)論
在《老子》八十一章中,直接談到禮的有兩章,即通行本三十一章及三十八章。在三十一章中,涉及到禮兩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禮中的方位,二是方位的象征意義?!熬泳觿t貴左,用兵則貴右?!薄凹律凶?,兇事尚右?!?br>方位問題在禮學中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孔子稱,“不學禮,無以立?!保ā墩撜Z·季氏》)“不知禮,無以立也。”(《論語·堯曰》)刑昺把禮解釋為立身之本,這是說不知禮的人,沒有辦法立身處世。其實立也是人在日常行事中所能占據(jù)的方位問題。《通典·兇禮二》引鄭玄語:“禮者在于所處”。所以,現(xiàn)代有學者稱,所處,就是指門內(nèi)門外之治,包括各種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亦在其中),包括各人在社會各種關系、各個場合中的地位,人之所以立,國之所以治,事關重大。[2]??
在老子看來,方位除了通常表示處所的意思之外,它還有更深層的象征意義。所謂“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蒞之,戰(zhàn)勝以喪禮處之?!保ā独献印返谌徽?,以下只注章序。)在這里,他主要講方位的象征意義,雖然講到了“以喪禮處之”,但并不是講喪禮的儀節(jié),而是藉喪禮表達對戰(zhàn)爭為人類帶來慘烈災難時流露內(nèi)心戒懼審慎的哀戚心情,
TA們正在看...
- 計算機畢業(yè)設計音像銷售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oc
- 計算機畢業(yè)設計局域網(wǎng)飛鴿傳書軟件的設計與實現(xiàn).doc
- 計算機畢業(yè)設計動態(tài)文學網(wǎng)站的設計與實現(xiàn).doc
- 計算機畢業(yè)設計基于linux的遠程控制技術服務端實現(xiàn).doc
- 計算機畢業(yè)設計網(wǎng)上課件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oc
- 計算機畢業(yè)設計論文格式化系統(tǒng)—后臺模塊的設計與...doc
- 計算機畢業(yè)設計網(wǎng)絡文件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oc
- 計算機畢業(yè)設計小型搜索引擎的設計與實現(xiàn).doc
- 計算機畢業(yè)設計論文格式化系統(tǒng)——前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doc
- 一級建造師資格考試【機電實務】精品課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