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西方政治哲學視野中的“和諧社會”.doc
DOC格式手機打開展開
現代西方政治哲學視野中的“和諧社會”,頁數:11字數:11512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要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作為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來抓。上月底,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共中央黨校舉辦的省部領導“和諧社會專題研討會”上發(fā)表的講話中,對和諧社會做了一個明確的定義,并提出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當中的六...
內容介紹
此文檔由會員 cnlula 發(fā)布
現代西方政治哲學視野中的“和諧社會”
頁數:11 字數:11512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要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作為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來抓。上月底,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共中央黨校舉辦的省部領導“和諧社會專題研討會”上發(fā)表的講話中,對和諧社會做了一個明確的定義,并提出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當中的六個“必須”、五個“堅持”。
從已有對“和諧社會”的描述看,“和諧社會”這個概念似乎又要承載和容納所有對人類美好生活所寄托的一切內容和愿望。與這些內容相關,此前我們已經提出了共產主義社會、小康社會等目標,有了“三講”、“三個代表”、“科學發(fā)展觀”、“執(zhí)政能力”等思想。接下來,輪到在倡導學習和研究“和諧社會”的同時,從操作的層面著手去實現社會的和諧,避免讓“和諧社會”又淪為一種口號。為此,我們在這里增加一種視角,從現代西方政治哲學的“社會和諧”理論來考察一下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當中值得參考的諸多問題。
一、和諧及其本義
(一) 數的和諧
從西方哲學史的角度看,最早指的是數的和諧。古希臘哲學家曾畢達哥拉斯曾將數視為萬物的本源,認為自然界的一切現象和規(guī)律都是由數決定的,都必須服從"數的和諧",即服從數的關系。
(二)音律的和諧
和諧的第二種含義當屬音樂中不同音符之間的合成與流動。當音節(jié)之間的音程具有同樣的(數的)比例關系時產生和諧和美。交響樂就是由不同樂器奏出的不同聲音的合成與流動;從而對聽眾帶來感官上的“悅耳”和心理上的愉悅(快樂)和美(震撼)。如果只有一種聲音、一種調子,那么帶給聽眾的只能是單調、乏味和審美上的疲勞。
(三) 社會的和諧
社會和諧是上述兩種含義向社會事務的延伸。政治也像音樂,追求社會的和諧。社會和諧的根本在于社會的公正,讓生活于其中的社會成員在享受到必要的物質生活保障的同時,感覺心情舒暢,沒有這樣或那樣的太多顧慮和擔憂。
畢達哥拉斯曾對議事廳的權貴們說,"一定要公正。不公正,就破壞了秩序,破壞了和諧,這是最大的惡。"以后的西方思想家對公正和和諧的理解,均是沿著這個思路進行的。西方政治哲學家對“社會和諧”的論述,基本上是從當時社會的不和諧,即社會所面臨的具體問題出發(fā),尋找和設計用以求得社會和諧的理論觀念。從柏拉圖的“理想國”到盧梭等政治啟蒙思想家的“社會契約”,從古典政治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的“經濟和諧”到新自由主義思想家格林的“政治和諧”以及羅爾斯的“公平正義”,始終貫穿著對和諧社會理論的種種構想以及實現途徑的設計。
二、現代西方政治學家對“社會和諧”的諸多設計
頁數:11 字數:11512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要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作為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來抓。上月底,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共中央黨校舉辦的省部領導“和諧社會專題研討會”上發(fā)表的講話中,對和諧社會做了一個明確的定義,并提出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當中的六個“必須”、五個“堅持”。
從已有對“和諧社會”的描述看,“和諧社會”這個概念似乎又要承載和容納所有對人類美好生活所寄托的一切內容和愿望。與這些內容相關,此前我們已經提出了共產主義社會、小康社會等目標,有了“三講”、“三個代表”、“科學發(fā)展觀”、“執(zhí)政能力”等思想。接下來,輪到在倡導學習和研究“和諧社會”的同時,從操作的層面著手去實現社會的和諧,避免讓“和諧社會”又淪為一種口號。為此,我們在這里增加一種視角,從現代西方政治哲學的“社會和諧”理論來考察一下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當中值得參考的諸多問題。
一、和諧及其本義
(一) 數的和諧
從西方哲學史的角度看,最早指的是數的和諧。古希臘哲學家曾畢達哥拉斯曾將數視為萬物的本源,認為自然界的一切現象和規(guī)律都是由數決定的,都必須服從"數的和諧",即服從數的關系。
(二)音律的和諧
和諧的第二種含義當屬音樂中不同音符之間的合成與流動。當音節(jié)之間的音程具有同樣的(數的)比例關系時產生和諧和美。交響樂就是由不同樂器奏出的不同聲音的合成與流動;從而對聽眾帶來感官上的“悅耳”和心理上的愉悅(快樂)和美(震撼)。如果只有一種聲音、一種調子,那么帶給聽眾的只能是單調、乏味和審美上的疲勞。
(三) 社會的和諧
社會和諧是上述兩種含義向社會事務的延伸。政治也像音樂,追求社會的和諧。社會和諧的根本在于社會的公正,讓生活于其中的社會成員在享受到必要的物質生活保障的同時,感覺心情舒暢,沒有這樣或那樣的太多顧慮和擔憂。
畢達哥拉斯曾對議事廳的權貴們說,"一定要公正。不公正,就破壞了秩序,破壞了和諧,這是最大的惡。"以后的西方思想家對公正和和諧的理解,均是沿著這個思路進行的。西方政治哲學家對“社會和諧”的論述,基本上是從當時社會的不和諧,即社會所面臨的具體問題出發(fā),尋找和設計用以求得社會和諧的理論觀念。從柏拉圖的“理想國”到盧梭等政治啟蒙思想家的“社會契約”,從古典政治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的“經濟和諧”到新自由主義思想家格林的“政治和諧”以及羅爾斯的“公平正義”,始終貫穿著對和諧社會理論的種種構想以及實現途徑的設計。
二、現代西方政治學家對“社會和諧”的諸多設計